胜算,胜算,谁说了算?

春节刚过,朝野党团的新春活动频仍,无不为来届大选造势。个别尚未上位的政客,也不放过任何亮相上镜的机会,不外是为了争取出线上阵;同时也希望能加深民众对自己的印象,好让自己在上阵之余,还能胜出。

大马的选举文化向来不搞民意调查,朝野政党也没有党内初选的机制,一切均由党魁钦点,连中常委(本地惯称“中央执行理事会”)也得靠边站,亳无合议置啄的余地。

尽管大家都在嚷嚷“胜算”,但所谓“胜算”到底是由谁来界定?有志上阵者当不会说自己没有“胜算”;钦点候选人的党魁在遴选时,也不忘口口声声说是“胜算之选”。

然而倘若党团老总摆脱不了派系考量,哪怕张三的“胜算”再高,只要你不是党魁的嫡系(现有政客的词汇或许只有“马仔喽罗”,不知何谓“嫡系”), 你肯定也上不了阵。原因很筒单,你既不是隶属“头子的人马”,万一上阵当选,那对党魁而言,日后肯定是一股反对力量。是以,派系挂帅的党魁断不会为了多一席次的胜选,而甘冒如斯的风险。换句话说,宁可委派胜算不高者上阵,面对败选的风险,也不愿为日后自己的领导种下祸患。

另一边厢,对多党联合阵线来说,操盘的总舵手则更不易拿捏来自各成员党的候选人的胜算了。他最大的难处是:究竟是以各党党魁的推荐为准,抑或是总舵手必须亲临过滤名单,这始终还是问题的徵结。前者是如假包换的照单全收,这固然可俯顺各党党魁的意愿,可却要顶着因胜算评估偏颇,而可能输掉席次的风险。后者则是充分行使总舵手干预和否决候选人人选的权力,以及考验他的独立评估能耐。然而这却可能因此跟成员党党魁产生一定的矛盾。

其实所谓“胜算”,并不是必然的,这对人对党皆然。任何选区和政党,都需要认真经营,才有望得到人和,进而才有“胜算”。民众、媒体,甚至是党团领袖要评估朝野政党的“胜算”,就不能不看参选各造的“组织力”、“动员力”与“活动力”了。当然,这还得辅以党团整体的论述与针对议题所抱持的立场。

一个平日没有论述建设,只有即兴反应议题的政党,就不能不仰赖地方党部的“组织力”、“动员力”与“活动力”了。若连地方党部的头头,皆已丧失这三“力”,而只沦为党中央头子眷养的地方头目,藉以巩固本身领导地位的工具,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寄望于候选人的素质了。

如果由党魁钦点的候选人尽只是老总看得顺眼,但在坊间却丝毫不得人心之辈,坦白说任何夸夸其谈的“胜算”,充其量只是阵前壮壮声威的呐喊架式而已,万不能把它当真,看成是胜算在握。

在这种己方条件处处不如人的窘困下,要有“胜算”就只能寄望于敌营出现突发状况了。到了这种地步,具此心态上阵的“哀兵”堪称是窝囊透顶的了。即便胜选,恐怕也没有人会相信是民心所向。毕竟,那仅只是参选者比并“斗烂”的成果而已,丝毫不足为傲。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九皇大帝传说

城隍庙大二爷伯

宋万庆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