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拨款直发华小董事部(旧闻)

拨款直发华小董事部 翁协文表欢迎 ( http://news.sina.com/ 2008年11月09日 04:28 光华日报) (大山脚9日讯) 马青槟州州团团长翁协文表示欢迎国阵政府直接发放拨款给予华小董事部。 他说,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翁诗杰于本月8日在槟城宣布,国阵政府正着手调整华校硬体设备拨款的发放机制,希望日后以“直通车”方式把款项交到学校董事部手中,力求每一分钱都真正惠及华社。 “正如马华总会长翁诗杰所指出,华小董事部长期发展国内华小的努力已经获得政府的认同和肯定,特别是董事部在处理学校发展和财务上的效率,每一分钱都用在学校硬体发展上,真正利惠华小的发展。” 翁氏说,马青槟州州团感到鼓舞,因为副首相兼财政部长纳吉,日前在国会宣布的经济振兴配套时,也拨出2亿令吉给4源流学校,即华小、淡小、教会学校及回教宗教学校。 马青槟州州团对教育部长希山慕丁成立一个以副部长,也是马青总团长的魏家祥为首的特别委员会来处理这项2亿令吉的拨款表示支持。 在这方面,马青槟州州团将和副教育部长魏家祥尽快沟通,以便深入了解这笔2亿令吉的指定目标和受惠学校单位的筛选制度,以协助州内华小申请拨款,达到充分利用政府拨款的目的。

天后圣母--妈祖

图片
妈祖即天后圣母,俗称“海神”。 妈祖,虽属中国民间信仰,但妈祖却不是凭空想象的神,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她以“神”的名义,鼓舞着郑和船队的官兵,协力同心,实现了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七下西洋;她也曾以正义的化身,激励着郑成功将士渡海登岸,收复了台湾;她更以爱的泉源充溢着千千万万中国海员和华侨的心田,庇佑他们走遍五洲四海。 妈祖,生于公元960年,卒于987年。在世时曾多次救助海上遇难的船只。生时人们歌颂她,逝世后,人们纪念她,航海家尊崇她,称她为“海峡和平女神”。她生前虽没有著书立说,也没有赫赫战功,但在漫长的海岸线上的许多城镇,以及内陆江河沿岸要口,直至边陲,都建有妈祖庙(或天后宫)。 妈祖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道教海神信仰,又称天上圣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妈等。为妈祖察、听世情的两大驾前护卫神,分别为左手持方天画戟,右手举至额前做远视状的千里眼(又称金精将军),以及左手持月眉斧头,右手举至侧耳作听音状的顺风耳(又称水精将军)。 相传妈祖俗名默娘姓林,出生于宋朝福建省兴化郡莆田县湄洲岛,一出生则不哭不闹,因而取名为默,小名默娘,因此又称林默娘。自北宋开始神格化,被称为妈祖并受人建庙膜拜,复经宋高宗封为灵惠夫人,成为官府承认的神祇。 在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时期,是妈祖信仰向海外传播的一个高峰。此外,随著大量而不间断的华人海外移民活动,妈祖信仰的传播范围更广、更深,各地华埠(尤其是沿海地区)多可见妈祖庙的踪影,譬如日本长崎、横滨的妈祖庙、澳门妈阁庙、马来西亚吉隆玻天后宫、菲律宾隆天宫、香港铜锣湾天后庙。乃至于欧洲和美洲也开始有了妈祖庙。 妈祖的影响力由福建湄洲传播开来,历经千百年,对于东亚海洋文化及中国沿海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被学者们称为妈祖文化。 根据清初《使琉球记》中记载,妈祖林默娘28岁时因父兄驾船驶至闽江口海域,遇风浪船毁人溺,妈祖为救父兄入海罹难,她的遗体当年随海漂流至闽江口附近的小岛(即今日马祖的南竿),被渔民打捞上岸,并将她葬在海岸边。湄洲岛的乡亲一度以为妈祖失踪没下落,故称她已羽化升天成仙,且为感念其孝心,遂盖庙纪念她的孝行。经后代学者查知,妈祖葬于现今马祖南竿马港天后宫宫内灵穴石棺中,且兴庙供奉妈祖世代相传至今。马祖地名因此而来,妈祖也成为马祖居民最重要的信仰。 据说,殷纣王有二个神武的兄弟将军,兄为高明...

林冠英把错误推卸及传移给他人

图片
马华槟州团长翁协文质疑槟首长林冠英是在推卸责任,没有勇气面对槟城升旗山所引发的课题,不断的把错误推卸及传移给他人,若是“生病了”,就应该去看医生! “身为一州之长,为何在问题发生后,没有勇气面对指责,更一味的将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推卸给他人,贻笑大方的是,中气十足的把问题抛给前朝政府和中央政府。” “林首长,请你别在演戏了,难道你的技俩只有如此,即然有能力批抨别人是一个不认账男人,何不摸着良心问自已?” 对于槟城升旗山脚停车场问题,为何须交由槟州发展机构总经理拿督罗斯里回应呢?难道在槟州政府的一切大小工程,林首长你无权过问,还是没有实权?若是确实,何不卸任把职位交由能承担起责任的领袖来做?林首长,我们要求一个透明的实事,并非鸡蛋里挑骨头。 众所皆知, 槟城升旗山工程是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在2007年批准的500万令吉升旗山缆车站多层停车场的工程进展。唯这项工程是在2009年只动工,难道林首长完全不知情,且在问题发生后,把责任推给前朝政府,请问许子根还是槟州首长吗?州政府难道在没有批准这项工程下,可以进行工程吗?为何一直强调与他无关? 我认为林首长耍“太极”功夫一流,即可将槟城升旗山脚停车场问题交由罗斯里去处理,更转移视线把问题抛给旅游部长拿督斯里黄燕燕。林首长,请你别忘了,你才是槟州发展机构的主席,请别再脱身了,不然将会被槟州人民唾弃的。 据我所知,在发展槟城升旗山计划中,州政府大大小小已宣传了数十次,在报章上见报新闻也有数百则,难道这只是在演戏吧了,无须负起责任及采取必须的行动。林首长,请别再发表荒谬的谎言,这会令槟州人民感到羞耻,因为人民所选出的州政府是如此的耍赖。 我们对林首长的期望太大了,以为在他领导下,可以槟州发扬光大,熟不知换来的却是以不知道为借口,等人家把报告送上门,难道身为一州长,是不闻不问的。如今令人质疑的是,谁是真正在“骗吃”。

家和万事兴(一)

图片
忙了事务,回到家正好快要到傍晚六点了。按了电视摇控器,正要播放6点“福建好康头”台湾闽南剧--《家和万事兴》。 然而平时很少追看电视剧,所以不知清楚戏剧内容。唯这期的剧情,正好在播演了一名养女李正男无论如何的努力,都不能获得家人的正视,得到的都是冷热以对。 原以为这只是一出长篇的闽南戏剧,但简中观看后,才发现内容反映出了现今社会的动态,也令我感触良多。 “人生活在世间,不能离开社会,不能离开群众而独自生存,与社会大众相处的就是和睦。国家能和,再强的敌人也不敢轻易地欺侮,为什么呢?上下团结的力量太大了。六和敬,小而家庭、公司、社团,大至国家,只要做到,没有不兴旺的。” 故事内容是这样的。话说,《李记饼铺》代代相传至今已有百年,看似幸福美满的三代同堂,其实暗潮汹涌。李家有二个禁忌的话题,一个是老头家李万世,年轻时在外与人生下一个儿子,老头嬷李王好,曾经大肚量的想要将丈夫的私生子接回,但却遭对方的拒绝,自此李王好对这个不识好歹的私生子没好脸色。 另一个是李家长子李再传的亲生女儿李文芳三岁走失,再传的太太碧华强烈怀疑文芳的走失,是养女李正男所为,但却苦无证据,尽管事过境迁二十多年,众人早已淡忘失去文芳的痛,但唯独碧华,从未放弃找回文芳,且不管正男如何的努力,如何的讨好她,得到的都是冷然以对......。 《李记饼铺》百年店铺的这天,李家流落在外多年的私生子廖再兴带着妻子丽云回来,表面上想要认祖归宗,私底下却是觊觎着李家的家产,李家上上下下都看起了再兴夫妻的狼子野心,却因各自的身份立场不同,各自有着不同的反应,不仅再兴夫妻窃喜着有机可趁,连李万世的死对头林水波,也虎视耽耽的伺机而动,想要将《李记饼铺》,一举击垮......。 内忧外患外不断的《李记饼铺》能够走过风风雨雨,顺利的代代相传经营下去吗?流落在外的饼铺第四代接班人李文芳,究竟是生还是死?李正男会甘于多年的努力,换来一场空吗? 对于以上的剧情,能使我感触的,莫过于女主角李正男。她虽是养女,但她都尽本份的做好应做的事务,就算不获得家的支持,她都默默的耕耘。为了挽回《李记饼铺》百年店铺的声誉,苦思良策,四处劳碌奔波,想尽方法,努力的想把李家生意拉回轨道。 结果,换来的是种种的冷言冷语和仇视的对待。 《待续》。。。

宋万庆校长

图片
1986年的9月22日,大山脚民众爱戴的 宋万庆 校长逝世,槟州华社都为宋校长的离世而难过。 每年的9月22日 ,仍有人风雨不改的到西方路基督教坟场宋校长坟前献花。 宋万庆校长在退休后成为大山脚区州议员,宋校长逝世后,为纪念其对教育界的贡献,在大山脚出现了宋万庆花园,有一条路也以宋万庆来命名。 此外,爱护宋校长的家长、学生和社会热心人士群起成立了“宋万庆教育基金会”,以秉承宋校长一生为教育的遗志,每年皆发出若干名额贷学金资助清寒学生深造,借以让宋校长英名万古流芳。 宋校长长期住在日新国中,以有限的薪金资助学生求学,未婚没有家室的宋校长把所有学生视自己的孩子,故深获学生和家长爱护。 宋万庆教育基金会将在宋校长逝世25周年举办纪念宋校长慈善宴会,同时为该基金会筹款。宋校长的精神在槟州华社发挥深远的爱护教育影响,该基金会同仁希望此义举能够获得华社的热烈支持,使宋万庆精神永在。

宋万庆校长离世25周年追思会

图片
 “伟大的导师,宋万庆校长离开我们已经是25年了,宋校长掌校日新国中21载,他一生樸素无华,高风亮节,春风化雨,桃李满天下!虽然宋校长时离开了人世间,也让人为肃然起敬。 宋校长于1986年9月22日因病撤手尘寰,魂归天国,宋校长的生平友好及一批学生们,即刻群起成立“宋万庆教育基金会”以秉承校长为教育的遗志,藉以让宋校长的英名万古流芳。”   我从请柬中看得到这缘起,再一次令我觉得宋校长的英名,是值得我们去扶持的。 我是在1981年踏入日新这大家庭,宋校长是在1980年就退休了,才致使我们在1981年的同学及以后的学弟妹们,对宋校长没有印象。       在2000年,小弟才被发起人之一的吴春桦“招安”到该理事会出任理事,才进一步让我更了解宋校长对日新国中的功绩。 今年8月初,再与吴春桦接触。他说,“在宋校长长眠的那一天要做个追思会”。我觉得是一件好事,而身为民族中兴基金会的前锋,我想我们应该为宋校长基金会尽一份绵力。 此后,也在民族中兴基金会的执行顾问拿督斯里翁诗杰的支持下,基金会同仁决定拨出马币2万元充当大会的赞助经费,与此同时也赞助《光明日报》逾8300份报紙为宋校长基金会义卖。 希望藉此抛砖引玉,能唤起各位宋校长的学生也为基金会出点绵力吧!

城隍庙大二爷伯

图片
人间有县长,掌理一地之行政事务,办公之处为县府;神界有城隍爷,跨阴阳两界,职司一地行政司法,坐镇城隍庙。 城隍,本意为城墙和护城河,之后引申为保护人民身家和财产的神祗,然而一般人都把城隍爷当作是主持公理正义,赏善罚恶的司法神,同时、城隍爷也象征著在告诫世人们冥冥之中,神明在监视每一个人的行为,善恶终有报,死后有审判的观念,而使民众不敢为非做歹,无形中成为普世价值,而城隍爷就赏善罚恶吓阻犯罪仲裁者。 此外、城隍爷的身边有文武判官,八大司官有阴阳司、延寿司、福禄司、 奖善司、纠察司、功过司、速报司、罚恶司、牛头马面和谢、范将军。其中谢范将军就是俗人称为大、二爷伯。每逢农历初二、十六及一些庆典参拜的日子,“大二爷伯”都会降坛扶乩为诸位商家,信徒们解惑和指点迷津。其实两位将军的原本名字的含义,已经是指点和警惕世人的用意了。 大爷伯,真名谓谢必安;二爷伯,真名谓范无救。一般常说的是七爷八爷,大二爷伯,两人情同手足,依实拜把为弟兄,相传一天弟兄两上街, 来到桥下忽然天气反常大爷伯看见,编和二爷伯说“您在此等候我回家拿伞,去去就来。”说完便离去,在大爷伯离去不久天下起豪雨,河水向二爷伯冲来但二爷伯不愿意离去,担心大爷伯回来后不见他。 因为大爷伯一句话“在此等候”二爷伯就这样淹死, 大爷伯回来看见二爷伯淹死,悲痛上吊死。两人忠情感动上天,奉伪阴裁谢将军与范将军。有一说,谢必安就是酬谢神明则必安;范无救,就是犯法的人无救。范谢将军成为城隍驾前将领,职务为城隍爷身边司职逮捕恶人。 警惕世人应该常常怀有感恩和感谢的心态,然而我们就能活得心安与自在。二爷伯的名字所包含的意义更是警惕和劝解世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其名所含是劝解世人不可从复不停的犯错;如果不停的犯(范)过错,即是神佛也无(无) 法救(究)你。我们必须从错误中学习和更改我们所犯过的错误。 每年清明、中元节、送寒衣、城隍庙都会举办祭孤布施法会。主要目的是为饿鬼孤魂们超渡与消孽,每个往生者经城隍爷审判后。都会得到最终的下场,当中有数以不清的往生者轮为饿鬼孤魂,而无法得到善报。因此,城隍爷就谴派大二爷伯颂读经文,以劝众饿鬼孤魂们改恶向善,辅助众饿鬼孤魂能以消孽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