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搁置的矛盾争议
不只一次我曾公开的说: 搁置争议并不能解决矛盾。它等同把矛盾争议扫进地毡底下, 暂时眼不见为净而已。同样的, 对某一议题, 既不吭声也不表态, 并不等于表态。毕竟, 〝无声胜有声〞并不是放诸四海皆准的铁律。好些时候, 无声的沉默非但使问题无以厘清, 更可能因而加深别人对当事人的固有印象。
近日来, 关丹复办独中诉求的延烧, 引出了当年马华同意设限保持独中现状, 以作为换取撤消教育法令不利华小条款条件的疑云, 即是现成的例子。
董总邹寿汉亮出教育部高官于2010年10月的公函, 信中提及所谓〝典当华社利益〞的丧权契约。这煞是攸关马华党誉的荣辱。然而, 马华芸芸众官对此,却只有华裔副教长抢时表态谓, 若真个丧权辱族、典当族权, 他将立即辞职退党云云。
坦白说, 这席话只会令人感到纳闷。尽管他官拜教部副座, 可他未免自估过高, 把自己党籍官位的含金量错误高估, 以为个人在政党官场的去留, 足以力挽华教独中的狂澜。反观其它一众党领袖同志, 个个噤若寒蝉保持沉默, 即便是近日来〝鸟〞字连篇的掌舵人, 竟也忘了〝高调问政〞的承诺, 对此案的沸沸扬扬扬,完全不予理会。这倒是令人啧啧称奇的。这一起罗生门事件不会因为有人敢于呈辞而落幕, 相反的, 它给民众带来了无限的负面想像空间。
另一边厢, 与此相映成趣的是行动党卡巴星主席的〝非回教徒首相论〞。记忆所及, 他已不是首次提出这项攸关宪政诠释的主张。从法理的角度视之, 他并没有错, 更不曾犯了天条。他充其量只是冒犯了朝野阵营里的民粹份子而已, 没啥了不起。平心而论, 卡巴星的这项主张, 无论是在政治情操或勇气上, 都比秘书长林冠英首长更为可取。后者数次坦言不曾奢望染指首相职的言论, 难免会予人一种自我矮化的印象。
际此大选在即, 双方阵营正值剑拔弩张的当儿, 卡巴星的言论自然会在民联阵营里激起千重浪。伊斯兰党主席哈迪阿旺一马当先的灭火, 重申民联执政仍然不改马来人出任首相的惯例云云, 很明显的是尝试稳住民联, 尤其是伊斯兰党的马来基本盘, 但却掩蔽不了该党丹州大臣聂阿兹长老的另一番言论所引起的混淆。
聂老主张曰: 只要是回教徒, 华人亦可当首相。他在此议题上横插一脚, 堪称已暴露出民联的基本分歧。虽说安华被拱为共主, 已是民联三党的共识, 且一切的政策取向概以〝百日新政〞橙皮书阐释的框架为准, 然而民众的疑虑是, 三党久悬未决的基本矛盾, 是否单凭这一份竞选宣言即可悉数迎刃而解?
显而易见的是, 一个积极造势、准备挟势执政中央的阵营, 虽经各方百般催请发布影子内阁的阵容, 却还一直期期艾艾, 顾左右而言他, 内里究竞有何蹊蹺,自然会引起朝野的诸多猜测、众说纷纭!
蔡细历见猎心喜, 语多揶揄自不待言。其实, 与其在所谓〝割〞与〝不割〞(蔡指称的〝割礼〞, 喻指归皈伊斯兰教) 的话语上插科打诨, 徒添笑话, 民众的视线焦点不若暂时抽离这肉麻当有趣的瞎闹, 回聚到这份千呼万唤不出来的影子内阁名单上, 看一看华人最终会不会在副揆(哪怕是第二副首相) 一职上荣誉上榜, 才不致于在这议题上失焦; 更不能因此轻易任由政客蒙混过去。民众对国阵的监督标准固且如此, 对民联也不应例外。
诚然, 有关〝华裔副揆〞的此一建议,到底确曾是民联的承诺。如果对此,民联的衮衮诸公,尚且会因为顾忌失去马来选民的支持,而不敢坚持到底,甚至是选择回避与搁置,或最终乾脆让其跳票,试问华社又能对其它诉求的落实, 留存多少奢望与期待?
评论